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城融合发展访市发

发布时间:2021-11-25 10:50:50 

年是韶关市全面深化改革年。今年以来,市发改局牵头编制了《韶关市开展营商环境补短板强优势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和《关于推进韶钢“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按照市委改革办的统筹安排,近日,记者就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和“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工作,专题采访了市发改局局长郭先桂。

记者:在年我省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试评价中,我市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12名,在粤东西北地区位列第3名,市发改局作为牵头部门,是如何统筹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工作的?

郭先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发改局牵头统筹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努力打造我市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我们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做到高位推动协调。二是强化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制定了19项指标的问题台账,督促各牵头单位围绕营商环境指标弱项以及上级各类督查、监测、通报反馈问题等进行优化整改。三是强化政策完善,有的放矢,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作为“工作手册”和“操作指引”。四是强化宣传督导,围绕打造“阳光便利”营商环境品牌,加强宣传引导,对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强的典型事例予以及时宣传激励,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服务窗口,市民在办理业务。侯海霞摄

记者:作为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的牵头部门,请问“十四五”期间,我市营商环境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谋划?

郭先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发改局积极统筹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着力谋划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市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民生保障等5个方面25个领域,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共项,总投资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亿元。其中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项目63项,包括:机场工程2项,公路工程11项,港航工程11项,铁路工程6项,能源工程13项,水利工程20项,总投资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亿元。届时,与大湾区对接的“水陆空”快速通道将全面打通,基本建成以高速公路、铁路、航道、机场“十高四铁两航”为骨架,以高质量旅游公路为筋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出行交通圈”和“快货物流圈”,实现与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周边重要节点城市的快速联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韶关将更是投资者的福地。

记者:水、电、气一直是企业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ngzx.com/dysjj/9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