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浙江经验

发布时间:2020-9-2 16:43:48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浙朵云年2月,浙江省修订出台《浙江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宣布从预算年度起,每年拨付2亿元,以竞争性分配方式择优扶持20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县(市、区),用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国有文化企业重点改革任务和政府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年10月,经过多轮选拔,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年)名单揭晓,杭州市西湖区等20个基础好、特色明、潜力大的县(市、区)脱颖而出。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四五”发展谋划之年。如今,专项资金扶持周期已过半,作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各个县(市、区)借力扶持资金乘风而上,到现在项目落地推进情况如何?产业发展是否质量更高效益更佳?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新气象?能够为“后疫情”时代文化产业变革转型和未来五年新一轮发展提供哪些经验启示?

优化政策服务,走特色发展之路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系统考核监管。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各地系统梳理整合发展资源,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配套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锚定了要发展什么样的文化产业,明确了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解答了怎么发展文化产业。围绕加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各县从自身空间格局、资源要素、特色优势着手,主动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中,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文化特色小镇等多种形式的产业集聚空间,提升重点企业发展质量,培育一批中小微文化企业,并辅以人才、信息、金融、土地等方面一系列要素保障,以此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拿财政扶持来说,各县(市、区)对省里的扶持资金一般都按1:1至1:3来配套地方资金,余杭、下城、桐乡、柯桥等地通过成立相关投资发展资金牵引社会资本。如杭州市余杭区引进规模25亿元的中金文化基金、浙江文化产业成长基金和浙军新力量影视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目前区内文化企业挂牌上市4家,上市培育企业突破10家,朱炳仁文化、纸箱哥文化等一批优质企业获得余万元区级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桐乡市在投资奖励、税收贡献奖励、企业培育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平台建设奖励、产业集聚奖励、人才引进奖励等13个方面出台了大力度奖励措施,同时设立了每年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和10亿元的“互联网+”政府引导母基金,成立文创支行,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扶持力度,帮助文化产业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东阳市设立了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木雕竹编红木产业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年至今,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共投入20多亿元培育市场主体,并联合金融机构开发“影视通宝”“影视货”“木艺通宝”等金融产品和服务,设立总规模达10亿元的小咖影视文化投资基金,为文化企业提供孵化、融资、技术、信息、交易和展示等方面的“服务套餐”。有了政策服务等条件保障,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各县(市、区)给出了不同的方案。绍兴市柯桥区依托庞大的纺织产业集群,推进文化创意与纺织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由“柯桥制造”向“柯桥创造”产业转型路子。龙泉市坚持“剑瓷兴市”,大力推进剑瓷文化产业化内涵式发展,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在疫情期间,各地按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在确保新冠肺炎疫情可控前提下,精准施策积极应对疫情对文化产业的冲击,如调整优化省基层宣传文化、文化产业、电影事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使用方向,重点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影视院线、出版发行、演艺娱乐、会展、培训等行业倾斜,推动文化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做强优势产业,擦亮文化金名片从打造优势产业来看,各县(市、区)能够找准定位,在“拉长板”上做足文章。杭州市西湖区紧抓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机遇,相继建成投产象山艺术公社、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等重大文化项目,影视、数字内容和创意设计产业集群发展和辐射带动效应越来越明显,去年前三季度,全区文化产业实现营收.8亿元,实现增加值.1亿元,占GDP比重达15.8%。为进一步发挥领先优势,力争打造“全国文创产业品牌区”。宁波市鄞州区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中国海丝文化之乡,如今重点打造以文化夜市、文体赛事和影视产业为核心的现代都市文化产业,这座滨海小城焕发出现代时尚的活力。东阳市影视产业一枝独秀,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形成了全国最为密集的影视产业集群、构建了最为完善的影视产业服务机制。截至目前,横店入区企业达多家,上市公司31家,集聚了95%的国内前强影视企业,累计实现营收多亿元,累计税收亿元。现在的横店,已成为浙江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文化金名片。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文化创意街区是集聚产业空间、企业、人才、资本和等发展要素的产业综合体,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在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区域形象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浙江省委宣传部认定公布了40个-年度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其中近半数位于专项资金扶持县(市、区)。在杭州市西湖区,有集聚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审片、发行、投资为一体的西溪创意产业园,以数字娱乐为特色的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和以现代设计、艺术品为特色的之江文化创意园。另外,鄞州区宁波广告产业园区、鹿城区浙江创意园、开化根博园等一批差异化重点园区,带动全省余个文化产业园区竞相发展,形成影视动漫、文化创意、工艺美术品生产、文化产品制造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柯桥酷玩小镇、桐乡乌镇互联网小镇、东阳木雕小镇、龙泉青瓷小镇和宝剑小镇、青田石雕小镇等均已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规模。此外,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成为品牌展会,每年吸引海内外数百万人参观,现场成交和项目签约额累计超过亿元,一个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文化产业交流合作贸易平台方阵正在崛起。创新业态模式,抓融合发展先机

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全省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此方面,各县(市、区)走在前列,催生了全新的文化业态,萌发了全新的商业形态,构建起全新的产业生态。这其中,既有朝气蓬勃的数字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也有插上科技和创意翅膀实现转型的传统产业。与此同时,一批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创银行等文化金融服务机构应运而生,政银企等多部门沟通协作机制逐步建立,探索出许多精准有效的文化金融服务模式。

在杭州余杭,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进一步深化,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等领头雁带动发展,形数字文化创业创新高地。疫情期间,中国(良渚)数字文化社区迎来“云开园”,淘宝直播综合体项目、网易传媒(良渚)数娱创新基地、创梦天地华东总部项目、亚马逊msp项目等11个重点项目入驻签约,中国创新设计大数据杭州中心、浙江省设计智能与数字创意研究重点实验室揭牌,打开数字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在舟山普陀,“海洋文化+”向旅游、演艺、节庆、体育等相关产业延展,《印象普陀》、舟山群岛马拉松、东海音乐节、国际海岛旅游博览会等知名展会活动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海岛创意田园综合体、朱家尖禅意小镇、普陀国际影视创新产业园、“普陀湾”众创码头等文化产业平台快速发展,开展普陀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进一步刺激文化消费市场,文旅项目对旅游、商贸业的带动作用更趋明显。

在台州临海,作为浙东唐诗之路枢纽地,临海古城以唐诗为媒,大力挖掘诗路文化IP,在深化、物化、转化上做文章,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意、研学、旅游等,形成文化新业态。三年来,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已累计投入15亿元,推进16大类余个项目,唐诗之路——唐诗之旅及台州府全国研学游营地、府城景区亮化、业态提升等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在杭州西湖区,文化与金融深度合作,国内首家文创金融专营机构杭州银行文创支行专注服务中小微文化企业,覆盖动漫游戏、艺术品、影视传媒等领域,推出游戏工厂贷、影视夹层贷、艺术品质押融资、银投联贷等新型服务模式,为多家文化企业提供超过50亿元的信贷支持,有效解决了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各县(市、区)迎难而上、主动化危为机,一方面打好政策组合拳,纾困院线、文旅景区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领域,另一方面抓牢数字经济和云端消费的机遇乘势而上,推出“云展览”“直播带货”“云复工”等创新模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复工复产复市的有力抓手。夯实人才支撑,打造创意内容高地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内容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各县(市、区)牢牢牵住人才和内容的“牛鼻子”,坚持向外引进与本土培养相结合,出政策、建学校、办培训等方式多管齐下,文化产业人才结构逐步完备。例如,龙泉市加大对剑瓷领域名家大师、企业家群体、技术工人和后备人才的培育力度,设立“龙泉青瓷宝剑终身艺术成就奖”,完善大师带徒弟机制,每年举办技艺比武、原创设计大赛等活动,定期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开展培训合作,引领青年人才成长。目前,剑瓷行业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8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2人,培育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4人,省首席技师2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工艺美术师名,为剑瓷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湖州吴兴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团队储备库,实施“南太湖优秀文化人才”引进计划,支持5个团队入选市级宣传文化创新团队,入选项目数占全市三分之一,文化人才进一步在中心城区集聚。温州鹿城施行招才引智“十条新政”和“白鹿引才”新政,引入西北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设立鹿城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打造文创人才培养平台和产学研复合基地。打造文化IP离不开创意赋能,各县(市、区)注重发挥人才优势,近年来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湖州吴兴重点策划创作反映城市化进程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报告文学《行走的村庄》,入选“浙版好书榜”,并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杭州西湖区近年来有《烽火芳菲》《解密》《奔腾岁月》《平潭映象》等8部作品入选省“五个一工程”奖,麦家小说《风声》输出英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芬兰语5个语种版权,成功举办中国-阿拉伯国家广电合作论坛、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中国匠人大会、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等品牌活动。新时代应该有新作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十四五”,奋勇前进的浙江需要从县(市、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实践中汲取经验、开拓新篇,继续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让文化产业勇立潮头。来源

文化产业月刊记者

白力民End▽

 指导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

        浙江云朵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浙江云朵文化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tougao

zdool.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ngzx.com/dysjd/6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